大宋的天空

第一百二十三章 孤注一擲


。鄭文寶當面陳述大宋皇帝寬恕的意思,勸李煜謹節奉上,勿為他慮。感動得李煜直夸鄭文寶是忠臣。

    太平興國八年,三十歲的鄭文寶參加科舉,憑著真才實學,一舉進士及第,被授與修武主薄。

    淳化二年,鄭文寶調任殿中丞,奉命出使川、陝,清理整頓稅收。鄭文寶走訪得知,當地官員為增加稅收,規定登口岸經商的商人必須交納,商人們為此苦不堪言。鄭文寶立即奏請朝廷,免除了商人的,此舉大快人心,深得百姓讚揚。

    此時,正逢夔州廣武駐軍叛亂,四處搶劫,驚擾百姓。作為欽差大臣,鄭文寶果斷擔負起平叛重任。他率軍乘船而下,一夜航行數百里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一舉殲滅叛軍。獲得朝廷嘉獎,賞賜五品朝服,升任陝西轉運副使。

    在陝西任職期間,鄭文寶多次救濟災民,穿過沙漠,督運糧草給邊軍。他還學習少數民族語言,得到眾多少數民族的擁護,有的酋長還認他做。

    咸平年間,李繼遷劫走朝廷運往靈州的糧草,並且攻占清遠,圍困靈州。朝廷委任鄭文寶以工部員外郎兼隨軍轉運使之職負責平亂。鄭文寶率精兵冒雪奔襲清遠,一舉擊敗李繼遷。

    守衛環慶的龍猛卒部士兵七年未換防,又不能按時領到軍晌,產生不滿情緒,預謀造反。鄭文寶得知後,果斷決定先借庫銀髮放軍餉,以安軍心,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兵變。隨後上奏朝廷,表示支取的庫銀由他來償還,朝廷體諒到鄭文寶的良苦用心,下詔免除其庫銀的償還。

    李沆對鄭文寶之事早有耳聞,這才會同意寇凖的舉薦,讓鄭文寶緋衣換紫袍,成為從三品大員,賜金魚袋。

    李沆死後二十餘年,有人向朝廷推薦梅詢,說他可用,宋真宗反駁道:可見,李沆識人察人影響之深。

    景德元年八月,寇準與畢士安同日拜相。畢士安兼管修撰本朝歷史,寇準以集賢殿大學士身份,職位在畢士安之下,還是相當於畢士安的副手。

    這一年,寇凖四十三歲,畢士安六十六。一個年富力強,一個精於政事,二人搭檔,簡直是絕配。不得不說,這也是大宋百姓之福。

    寇準為相,剛硬方正,嫉惡如仇,眼裡揉不下沙子,見不得不法勾當,朝中有些人就開始如芒在背,如鯁在喉,感覺極不舒服。沒幾天,寇凖就攤上官司了,而且還是抄家滅族的大罪。

    ◆一場謀反案

    大宋朝有登聞院,類似當今的信訪部門,無論你是平民百姓,還是朝廷官員,只要有話想跟皇上說,都可以去敲登聞鼓。

    這天,有個叫申宗古的普通百姓,竟然跑到皇宮大門旁邊的登聞院,敲響登聞鼓。狀告當朝宰相寇凖。說寇凖和安王趙元傑勾結,意欲圖謀不軌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聽聞謀反,個個駭然,唯恐避之不及,寇凖更是惶恐不已。這由不得他不惶恐,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,寇凖不知道該如何澄清自己。

    上一次,是一個瘋子對著他山呼萬歲,還好當時有溫仲舒在,能為自己作證,怎麼都能說得過去。這一次可不同了,這回人家是有備而來,時間、地點、參與者,一個不少,狀紙上寫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最讓人不可想像的是另一個被告人安王趙元傑,此人是真宗的五弟,去年已經過世了,這叫死無對證,無人還寇凖清白。寇老西這回是百口莫辯,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知道,申宗古這是受人蠱惑,無中生有,誣告寇凖和安王。不過,臣子謀反這事,對皇上來說,是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,不但大度不起來,也絲毫馬虎不得。

    這裡我們要插一句,說說安王趙元傑。


    趙元傑,字明哲,初名趙德和,太宗趙光義第五子。太平興國八年授檢校太保,同平章事,封益王。端拱初年,加侍中、成都尹、遷劍南東西川節度使。

    益王趙元傑經在成都府衙內造了座假山,花費過百萬,落成之日,召其賓客前來喝酒慶賀。唯獨他的老師殿中丞姚坦俯首不看,益王強迫他看,姚坦道:

    益王驚問其故,姚坦道:當時太宗處也在造假山,聽聞此事,立即停工,命人將假山盡行毀去。

    王小波、李順起義爆發後,趙元傑被調離蜀川,改任揚州大都督、淮南忠正軍節度。真宗即位後,授徐州大都督,武寧泰寧等軍節度使,封兗王。咸平六年七月,趙元傑去世,時年三十一歲。死後,贈太尉、尚書令,追封安王,諡號文惠。

    安王都死了,現在竟然有人跳出來告他謀反,真宗也是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大殿上鴉雀無聲,靜得讓人後背發毛。這時候,寇凖就希望有人能站出來,替他說句公道話,哪怕一句也行,這樣,自己才可以借坡下驢,找機會替自己辯解。

    真宗一言不發,寇凖的汗都下來了。

    寇凖的頂頭上司,宰相畢士安立即出班奏道:

    真宗當即命畢士安親自審理這個案子。畢士安是開封府尹出身,開封府辦案那是一個穩准狠,效率極高。他二話沒說,直接把原告申宗古投進了大牢。

    刑具枷鎖,給申宗古一套上,問話就開始了:

    看到這麼多的刑具,申宗古當時就嚇傻了,腿肚子抖得如篩糠。這時有當差的過來,提醒申宗古,你只要告訴我,這不是你的意思,是有人托你辦的,純屬為了栽贓陷害寇凖和安王,這不就完了嗎。

    申宗古也確實是個軟骨頭,還沒上刑,就招了。

    畢士安正在一旁打盹,當差的過來通報。畢士安道:畢士安在官場沉浮多年,他明白,深挖下去,牽扯太多,也太血腥,那會讓寇凖陷入更深的泥潭,對朝廷來說也是一大損失。在天災和外患面前,穩定壓倒一切。

    第二天,一紙報告遞到御前。畢士安奏報:

    真宗也不想讓自己的五弟死後背上謀反的罪名,更何況朝廷現在也需依仗寇凖這樣的一位鐵腕的宰相,重振朝綱,固國興邦。

    真宗道:

    申宗古被斬首,謀反的罪名不成立,真宗也不再追究,寇凖這才得以安心政務。

    ◆鋌而走險

    再說党項羌這邊,按照李繼遷的囑託,在沉寂了兩個月之後,李德明終於穩固了手中的政權。

    確立了對內保境息民,恢復生產;對外附遼和宋,集中力量向西向北發展,的基本國策。

    景德元年三月,李德明遣使至遼朝,上奏其父李繼遷的死訊,獻上李繼遷的遺物,向遼國請求冊封。與此同時,李德明又派遣牙將王旻奉表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大宋那些年    霍格沃茨的德魯伊大師  我就是神!  靈氣復甦,我從種田開始修仙  當守墓人的那些年  諸天新時代  

同類最熱
搜"大宋的天空"
360搜"大宋的天空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