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全知者

番外:滿天星斗


的設定,甚至都沒有火鳳的說法。

    鳳凰就是神鳥,百鳥之王,統管一切飛禽,傳達上帝的旨意,寓意美好與和平。

    山海經里描述的很清晰:『有鳥焉,其狀如雞,五采而文,名曰鳳皇。』『首文曰德,翼文曰順,背文曰義,腹文曰信,膺文曰仁。』『沃之野,鳳鳥之卵是食,甘露是飲。』

    『是鳥也,自飲自食,自歌自舞,見則天下安寧。』

    祂的能力就是天下太平,就是個祥瑞,出現就代表著美好。

    為什麼變成不死鳥了呢?翻譯的鍋,把西方的菲尼克斯翻譯成了鳳凰……

    還有上帝也是這樣,帝是華夏文明至高意志,是絕對古樸且正統的信仰,代表的是天象,是北極那顆不動的星。

    後來的昊天上帝,東皇太一,都是指它。

    《詩經》:『皇矣上帝,臨下有赫』,『蕩蕩上帝,下民之辟。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』,『昊天上帝,則我不遺。胡不相畏,先祖於摧』。

    可現在一說上帝就想到聖經,還是翻譯的鍋……

    但不管是龍、鳳、上帝,都還是我們的文化,我們從來不會覺得祂們是娜迦、菲尼克斯與耶和華。

    這就是吸收文化包容兼蓄而非被征服。

    良渚文明現在學界普遍認為,它在距今4300年前,神秘地消亡了。

    原因有三種可能。第一,海侵導致良渚人失去家園,被迫遷徙,分散各地,融入了其他文化。

    第二,被外敵入侵,滅亡了,文化被敵人吸收。

    第三,自我消亡了,因為太側重宗教神權了,大量的生產力用於製作玉器,浪費了太多社會資源。但是因為長時間的交流融合,其他文化吸收了它的工藝。

    都有可能,其中第一種可能最大,繼而衍生了『良渚北上征服論』。

    但我認為征服實在太扯,更可能的是部分族人帶著技術加入了北方。

    這就必須從考古發現入手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首先介紹一下,古中華大地,新石器時代的幾大文化圈。

    燕遼區、海岱區、中原區、甘青區、巴蜀區、兩湖區、江浙區。

    當然還有兩廣和更北邊的地方也有很多新石器時代文化,但兼容較少,姑且不談。

    燕遼地區,比較著名的就是小南山、興隆窪、紅山文化。

    小南山距今9000年,先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:匕形玉佩、觿形玉佩、玉管、玉珠、柱狀玉玦、玉璧、玉環、玉錛和玉斧等,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系統性用玉遺址。

    興隆窪距今8200年~7200年,玉器有柱狀玉玦、玉斧、玉錛和匕形玉佩,有距今八千年,我國最早的磨光真玉器。發掘一對大型玉玦,製作精美,直徑約6厘米,是迄今發現興隆窪文化珏飾中最宏大的傑作,被稱為「玉玦王」。

    最後就是著名的紅山文化。

    當然遼河流域還有很多,並不是只有紅山文化,只是學界通常把紅山當做遼河流域的文化代表。


    大概距今6000年~5000年,以極度精美的玉器著稱於世。分布極廣,稱霸燕山以北,已經發現有近千處遺址。

    器型以動物形象為主,玉龍、玉鳳、玉豬、玉龜、玉鳥、玉蟬、玉魚、玉人等,其中c形碧玉雕龍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、保存最好的龍形象,被稱為「中華第一龍」。

    其實還有更早的龍,但是用石頭堆砌的,也在遼河流域。

    紅山的牛梁河遺址有規模宏大的壇、廟、冢遺址群,五冢一祭壇,形成了完整的祭祀體系。

    有個冢長130米,南北寬45米,共占地5850平方米。其中一號墓規格最高,四周砌築石牆,內部四面砌有石階,證明當時等級觀念已經形成。

    還發現了占地面積7*18米的女神廟,出土的陶製女神像,有人稱之為最早的女媧。

    是不是女媧不知道,但高等級的祭壇,大量精美玉器以及女神廟的出現,說明紅山文化是母系社會,且有女神崇拜。

    再加上數量眾多的精美玉器,紅山文化的生產力和文化水平,已經同時期極度發達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海岱地區,也就是指山·東,以及蘇北和徽北。

    後李文化-北辛文化-大汶口文化-海岱龍山文化一脈相承,沒有中斷過。

    這裡只說最出名的大汶口文化,距今6200~4600年。

    它以蛋殼黑陶著名,非常精美,薄如蛋殼,輕盈清脆。

    怎麼做的,用料啥的,都大概知道,但現代陶藝技術無法復刻。

    該文化還出現了早期文字「丁公陶文」,是從右到左,從上到下的行文,但無法破譯。

    良渚也用黑陶,但卻沒有蛋殼黑陶精美。整個良渚只挖掘了極少量的蛋殼黑陶,是從大汶口文化進口的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中原地區、甘青地區可以放到一塊說。因為都是仰韶文化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受仰韶文化影響的遺址非常多,陝·西,河·南,山·西,甘·肅,青·海,湖·北,河·北和nmg南部地區,都有……

    學界因此把距今7000年~5000年這個時間段稱之為仰韶時代。

    它有三大典型文化,和四大非典型文化。

    三大典型,分別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,地區也不同,大約算是三代『王朝』。

    陝·西,半坡文化在距今6900年至5800年之間。

    河·南,廟底溝文化在距今5900年至5600年之間。這個類型分布範圍最廣泛,分布在東至泰岱,西至湟水,北至河套,南至淮漢,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非常大,尤其是它富有特點的彩陶的傳播,更是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。廟底溝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,對文化差異明顯的南方兩湖地區影響也非常強烈。這種影響一直越過長江,最遠到達洞庭湖以南地區。它更是北出塞外,影響到達了河套至遼海地區。被稱為『廟底溝化』。

    山·西,西王村文化在距今5600年至4900年之間。

    非典型仰韶文化的四大類型,後崗一期終結於5500年前,大河村文化終結於4900年前。而距今4700年,大司空文化和下王崗文化也都消失,至此仰韶文化才徹底消亡,前後有兩千多年。

    這兩千年,又被叫做『仰韶溫暖期』,當時大家生存壓力都不大,所以沒有催生出更複雜的社會結構。

    甘青地區,還有個馬家窯文化,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支,已經獨立脫胎,成為一個全新的文化,距今5700年,它發掘出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刀。

    後來的夏商周,仰韶文化要素確實少,但那是因為仰韶文化主要體現在彩陶上,而隨著生產力



番外:滿天星斗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非人類基因統合體  罪獄島  天道遺忘我  腦洞大爆炸  藍白社  非人基因統合體  天道今天不上班    李泰的大唐  御九天  我是末世唯一的男人  我與師兄去流浪  

同類最熱
搜"信息全知者"
360搜"信息全知者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