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0四海揚帆

說說史可法。


    本章說里有書友好奇我為啥對史可法有好感。其實不是好感,除了岳飛和拿皇,很少有歷史人物讓我產生感情上的波動。

    只談史實。(覺得太長可以直接看結論。)

    史可法殘疏:「陳潛夫所報,清豫王自孟縣渡河,約五六千騎,步卒尚在單、懷,欲往潼關,皆李際遇接引,長驅而來,刻日可至。據此,李際遇降附確然矣。況攻邳之日,未還濟寧,豈一刻忘江北哉?請命高傑提兵兩萬,與張縉彥抵開洛,據虎牢,劉良佐貼防邳、宿。

    再來:北兵自孟縣渡河,大學士史可法奏,我於()所隔者一河爾,()處處可渡。我處處宜守,河長二千里,非各鎮軍馬齊力捍禦,不能固也。故興平伯高傑欲自赴開、洛,而以靖南侯、廣昌伯之兵馬守邳、徐,久之,()之乘暇必在開、洛,無如各鎮之不應?今()已渡河,則長驅直入,刻日而至。御之河以南,較御之河以北,其難百倍矣。

    四個括號裡面是後來被挖去的字,想來不過是「奴夷虜韃胡」等字。

    奏疏大約是崇禎十七年十二月,高傑出兵前。我在小說裡面18章里寫了多鐸進軍路線,史可法很準確的,提前三個月預判多鐸主力進軍路線是虎牢關,瞎矇也好怎麼也好,史可法的判斷是對的。

    打不打得過是個問題,但要說史可法北伐是為了打李自成,那純粹是顧誠《南明史》造成的惡果。


    高傑在甲申十月十四日率軍北上,十一月十三日到徐州,高傑去幹嗎了?清軍的記錄老實的很。

    清沛縣知縣胡謙光奏報,「……有馬千騎,步兵無數,今在沛城之下及四門困圍,水泄不通……系至急至危。」

    清河道總督楊方興:「該職看得,豐沛逼近河干,高劉兵馬不時窺伺,今且稱兵犯順矣。」

    楊方興向豪格求援,「除職一面分兵救援外,竊念高劉二逆,逼處徐淮,詭某叵測,或發兵南下,或設兵防守,事在燃眉。」

    顧誠在這裡噴史可法,無非是高傑忽悠豪格那封信。信太長不打字了。

    高傑很清楚豪格手下有七千兵。在與豪格通信的同時,高傑在幹嗎呢?「傑皆不聽,身先士卒,沿河築牆,專力備御「。

    高傑約豪格同去河南,豪格毫不猶豫拒絕了,有人一邊打你,一邊說我和你是朋友,誰信?

    結論:最聽史可法指揮的一隻部隊,在甲申十一月就與清軍進入了戰鬥狀態,自此開始他一直在與清軍作戰,直到殉國,從未與李自成戰鬥。

    ?



說說史可法。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  我本港島電影人  戰錘神座  獨步逍遙  墨唐  

同類最熱
搜"1640四海揚帆"
360搜"1640四海揚帆"
語言選擇